電子銀行步入業務深耕期 創新盈利模式成新課題
來源:國際商報
?
?
電子銀行日漸成為銀行金融交易的主渠道,也正在成為商業銀行爭奪客戶的新陣地。記者近日自和訊網主辦的第五屆中國電子銀行高峰論壇上獲悉,我國上市銀行的電子銀行交易替代率已經普遍超過了60%,有些銀行甚至達到90%左右。
E時代的到來正推動電子銀行發展步入深耕期。面對傳統業務嚴重同質化的現狀,如何通過服務提高客戶“黏性”,如何創新盈利模式,成為電子銀行發展的新課題。與此同時,信息安全保障問題也對銀行相關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電子銀行已走過14年的歷程,作為一種服務渠道,電子銀行越來越得到客戶的認可,電子銀行在銀行控制成本和拓寬營銷模式上的作用也越來越被重視。
由和訊網與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和訊網2012中國網上銀行測評報告》指出,目前所有銀行都已經設立了銀行網站。網上銀行業務種類、服務品種迅速增多,包括賬戶查詢、轉賬匯款、繳費支付、信用卡、個人貸款、投資理財等傳統服務以及利用電子渠道服務優勢提供的網上銀行特色服務,部分銀行已經開始試辦網上小額質押貸款、住房按揭貸款等授信業務。《報告》稱,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尤其是3G網絡技術和智能移動終端的快速發展,網上銀行將逐步向移動互聯網領域發展。
電子銀行這塊巨型“蛋糕”的確誘人,但是銀行在初期甚至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還要做好賠錢的打算。
廣發銀行電子銀行部副總經理關鐵軍表示,電子銀行業務開展初期需要在系統平臺、軟硬件、人員培養、營銷推廣隊伍建設、品牌打造等方面進行大量投入,需要大量的資金、時間和人才?!俺跗谝欢ㄊ翘澋?,但從長遠來看,電子銀行不僅會對銀行自身,而且對整個產業鏈來說,都將創造巨大的價值?!?
網上銀行業務正逐漸向產業鏈下游滲透,并呈現出產業鏈不斷整合的趨勢。民生銀行電子銀行部營銷策劃中心總經理陶江認為,電子銀行要遵循“普惠”原則,即免費向用戶開放,這樣才能聚攏人氣,形成強大的客戶黏性。陶江認為,電子銀行的盈利絕不是賺取低廉的手續費,而是要靠客戶資源和銀行的模式創新。
在電子銀行業務大發展的同時,安全問題永遠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新的技術性風險對行業監管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秷蟾妗凤@示,除工商銀行、招商銀行、農業銀行等少數銀行外,目前國內網上銀行很少對個人客戶提供CA證書,僅對企業客戶提供CA證書,這為個人客戶業務的安全性帶來了一定威脅。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副總經理曹小青指出,現在多數銀行已經采取了相應的安全手段,如把手機銀行的支付和手機自身的某些硬件信息綁定起來,以防止詐騙或惡意代碼等現象的出現。與此同時,一些銀行開始采用簽訂保單的方式規避風險。如民生銀行就與太平洋保險公司合作推出了網上銀行的風險保險,在5萬元賠償限額內,太平洋保險公司負責網上銀行的風險賠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