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用戶體驗看未來銀行產品趨勢
來源:199IT
未來銀行產品體驗發展的趨勢:從繁到簡;從功能到體驗;從自身角度到用戶視角;從男性思維到女性情感;從地理網點到EveryWhere。
未來銀行的產品將會怎么樣?筆者日前在北京798受邀參加TANG(唐碩咨詢)組織的“未來銀行-中國”論壇,聽了幾位做國內外銀行業產品體驗的高管的演講,感受很多,有5個未來銀行產品發展趨勢的體會與各位分享。
1、從繁到簡。現在大多數銀行還不是一種消費者銀行,它在專業上更象是B2B服務,而不是B2C服務。
新加坡華僑銀行的產品體驗主管認為,銀行應該象超市零售學習,即現在的銀行給普通用戶不像超市那樣有親切自如感,而是更多有一種距離感。
比如在填寫一個銀行表單或合同時你看到的密密麻麻的文字,而不是清晰明了自然的圖表解說。
再比如余額寶,它讓理財更簡單,首先讓人們感覺很簡單,然后確實理解簡單操作簡潔,用戶關心的可能不僅僅是利率。正如很多人消費時為了更好的體驗愿意付出更多的成本。
2、從功能到體驗。接著上面話題,現在我們很多人對銀行的理解就是金融,或者綜合金融,在存貸匯的基礎上延伸創新出新的服務功能。事實上,體驗是下一步銀行競爭力的重要因素。銀行的體驗有很多接觸點,不僅僅你的網點,還有你的在線銀行,還有你的每一張宣傳頁,甚至你的客服的一個指引或電話,這些都是體驗的一部分。
現在的銀行在體驗上的投入是不足的,尤其是國內銀行,體驗投入不是一次性的,比如網銀,有了不代表好了,一次升級不代表完成了效果,體驗的進步是需要快速迭代的一個進化過程。
銀行界應該學習蘋果和谷歌的體驗,比如:你是不是讓用戶充分自然而簡單地感知你,一個按鍵或一個搜索框解決用戶所有的問題。再比較大多數銀行的網銀,80%常用功能淹沒在無數的分類和按鈕中。
3、從自身角度到用戶視角。現在的企業家和銀行家都希望與眾不同,比如,那些認為自己80%是創新與眾不同的地方,也許只有8%的用戶認同。這就是視角和立場不同帶來的差異。
在互聯網時代,銀行需要重新設計產品,站在用戶角度而不是自己的算法角度或自身所謂的戰略角度。這是目前最難的地方,它會涉及銀行業思維模式的全面變化。同樣為蘋果公司服務的設計咨詢公司“8”的主管稱,雖然銀行業的資產雄厚,但全球TOP 20最受歡迎和熱愛的消費者品牌中,沒有一家是銀行,這是一個重要事實!
4、從男性思維到女性情感。很多人說全球最大的新興經濟體是中國,或者是巴西、印度,實際上,這些都不是,全球最大的新興經濟體是女性!從女性思維和情感體驗的視角去設計產品,而不是僅僅男性視角和理性思維,將是未來銀行業創新的絕佳機會。美國65%的MBA是女性,這是一個可喜的信號,女性思維設計產品將有利于品牌與消費者之間建立更好的情感紐帶。
5、從地理網點到EveryWhere。未來銀行的一個趨勢將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更簡單的購物、娛樂與消費,簡單來說,銀行服務將植入任何一個可能的支付場景,鏈接任何一個地點包括你的家庭,它將成為一個電子商務的驅動因素,讓支付更簡單,銀行服務覆蓋將在每一個地方,在城市農村的任何一個角落,不管在洗手間在大海在沙漠,都可以享受銀行服務,甚至你給街頭賣唱歌手的小費也可以電子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