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城鄉金融報
?
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信息科技化基礎薄弱,缺乏全局發展規劃,缺乏專業人才,業務項目開發與運用管理尚未形成體系,開發與運用存在脫節。
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信息科技化建設起步晚、底子薄、基礎差,特別是信息化手段滯后導致金融服務層次低、創新不足、核心競爭力缺乏等問題日益突出,成為制約其業務發展的短板,影響金融支持農業發展效果,亟待改進和提升。
筆者所在的湖南湘西州的中小金融機構共配備了979臺柜面處理設備(含PC機和終端)、160臺UPS和175臺發電機,2010年以來共發生故障48次,影響正常業務運行。例如湘西長行村鎮銀行自2010年末成立以來,已發生過3次故障。3次故障均造成ATM、銀行卡業務無法正常使用辦理。同時,雖然湖南省農信社開發了綜合業務系統,但信用社基層網點許多業務報表、查詢、統計類的業務數據還是逐層向上手工匯總統計,嚴重降低了工作效率。
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開辦新業務由于沒有科技系統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客戶滿意度及新客戶拓展。調查顯示,2012年以來湘西州農村中小金融機構10項新業務因缺乏科技支撐而影響了相關業務開展。例如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由于缺乏相應科技系統支持,沒有開通網上銀行業務,相關業務均需要在銀行網點、ATM辦理,讓客戶覺得非常不方便,影響了客戶滿意度。
上述問題之所以出現,是因為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信息科技化基礎薄弱,缺乏全局發展規劃,缺乏專業人才,業務項目開發與運用管理尚未形成體系,開發與運用存在脫節。
對此,筆者建議:加強、完善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信息化規劃及標準化工作。地市級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應結合區域發展特點,與省級部門進行充分溝通,完善業務系統應用。同時,在統一數據采集統計標準的基礎上開發集成多項業務功能的綜合性系統平臺,增加數據共享程度,避免出現一個業務部門或一項業務一個系統的情況,造成重復建設,也給各項數據整合、分析造成難度。
建議人民銀行加強對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指導、培訓,督促其早日達到加入條件,同時可考慮適當放寬新型涉農金融機構加入人民銀行支付結算系統、征信系統等涉及金融機構業務開展、風險控制系統的條件。地方人民銀行可以采取培訓、輔導等方式,加強對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指導,引導幫助他們加入人民銀行相關系統、銀行間市場等平臺,促使他們加強和監管部門及其他金融機構信息交互。
此外,應強化科技隊伍建設,培養專業綜合性信息科技人員。加強對現有員工信息科技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的培訓,選送專業人員到信息科技先進的金融機構或高等院校學習。加強員工信息化基礎知識的普及、信息觀念的轉變、知識結構的改善和操作技能的提升。同時注重引進外部高級人才,通過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雙管齊下的方式,為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信息化建設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