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與移動支付:銀行的金融戰略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微信客服、微信銀行、微理財、二維碼支付、NFC支付等炙手可熱的新型金融服務不斷涌現是傳統金融行業走進移動互聯時代的最好證明。
人們不需到銀行營業點排隊辦理業務,而是隨時隨地在手機上輕松點擊就能完成需求。隨著移動互聯技術不斷成熟,這種把銀行“放進口袋里”的想法已經成為現實。微信客服、微信銀行、微理財、二維碼支付、NFC支付等炙手可熱的新型金融服務不斷涌現是傳統金融行業走進移動互聯時代的最好證明。
深圳農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與十年前僅將網上銀行作為渠道經營不同,當前的移動金融服務具有尊重客戶體驗、強調交互式營銷、主張平臺開放等新特點,而且在運作模式上更強調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核心業務的深度整合,銀行在經營模式及業務流程上將面臨深層次變革。
銀行與微信深度整合
從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到微信客服、微信銀行,新科技給金融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微信用戶量不斷攀升及新版5.0支付功能的推出,招商銀行、工商銀行等紛紛將“微信客服”升級成服務更全面的“微信銀行”,實現傳統金融與微信平臺更深度的整合。
銀行“微信客服”邁出了傳統金融與微信平臺結合的第一步。它主要采用聊天機器人方式對用戶提出的問題進行標準化的回復以及向用戶傳送最新消息。在微信5.0平臺構建的“微信銀行”集合多種便捷服務。記者添加招商銀行微信號后發現,該賬號擁有借記卡賬戶查詢、轉賬匯款,信用卡賬單查詢、還款等相關服務,還可以購買理財產品、生活繳費、網點查詢和預約等。
在這場微信平臺角逐中,各大銀行不斷推陳出新。浦發銀行“微理財”則是通過微信公眾賬號信息交互實時查詢浦發當前在售的固定期限或開放式等各類理財產品信息,還可直接通過微信完成購買并查詢賬號信息。據浦發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浦發“微理財”將不斷拓展理財服務范圍,增加基金購買、黃金交易、銀證第三方存管等實用投資理財功能。
搶灘移動支付市場
有業內人士認為,移動支付將會是未來銀行業兵家重地,事實上各大銀行對移動支付市場謀劃已久。光大、中信等各大銀行通過與運營商、銀聯、零售商或手機制造商的強強聯合,相繼投放移動支付業務重彈。
中信銀行推出“異度支付”包含二維碼支付、NFC支付、全網跨行收單等子產品。據中信銀行負責人介紹,二維碼支付作為異度支付的重點產品使支付不再受物理網點和PC終端的限制,并利用中信自有專利的動態二維碼技術來保證支付安全。中信銀行與蘇寧云商集團等國內零售巨頭都簽署了二維碼支付合作協議。
與中信銀行不同,光大銀行“陽光e付”則是與通訊運營商及中國銀聯合作開發,將電子現金等賬戶加載在通信運營商SWP-SIM芯片卡上的金融IC卡應用。消費者使用具有NFC功能手機,去移動營業廳更換SWP-SIM卡并加載光大銀行電子現金賬戶,關聯光大銀行借貸記卡,即可在中國銀聯具有“閃付”標識的POS機上進行無現金、無卡片的便捷消費。
競爭轉向產業聯盟
移動金融發展已成為時代潮流,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推動金融行業持續轉型與創新。光大銀行負責人認為,移動信息技術為商業銀行機構提供全新拓展金融業務的新型空間,是未來銀行業競爭焦點。深圳農業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移動互聯時代,金融業務競爭不再局限于同業間還將轉向產業聯盟之間。競爭的參與方、競爭形態和手段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該負責人表示,組建強勢產業鏈聯盟是移動金融業務競爭關鍵,主要有金融服務企業、電信運營商、內容提供商、渠道商等。移動金融業務產業鏈各方對主導權有著激烈爭奪,主要在銀行和電信運營商之間展開,兩者存在復雜的競合關系。在密切合作向用戶提供高質量移動金融服務的同時,又有著獨立的利益。掌握產業鏈的主導權意味著對客戶資源有更大掌控力度,收益前景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