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非天下無賊 難逃監管但不會管死
來源:中國新聞網
“互聯網金融看起來很美,但不是天下無賊,最終將會落入監管渠道。”在由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的2014中國互聯網大會上接受中新網IT頻道采訪時,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如是說。分析指出,近年來,互聯網金融因有效適應社會大度消費而得以長足發展,對傳統金融體系具有顛覆性,但因其高風險性的特點加上互聯網金融重要形式—P2P跑路現象頻現,互聯網金融最終難逃監管。
互聯網金融長足發展 觸動銀行蛋糕顛覆傳統金融
? ?隨著互聯網不斷加速創新,其融合發展的趨勢愈加明顯,互聯網不斷與傳統產業融合從而促進產業升級。金融業成為互聯網與傳統產業融合的產業代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迎來的新的機遇?;ヂ摼W融資、網絡信貸、互聯網基金等規模日益壯大,社會經濟影響力也與日俱增。
提及互聯網金融,就不得不談余額寶。2013年6月13日,余額寶使國民記住了互聯網金融這個詞,概念提出后短短兩周,余額寶突破250萬用戶,交易突破66億。半年后,余額寶規模達4000多億,用戶數突破六千一百萬。鄔賀銓對中新網IT頻道表示:“通過與天弘基金合作,支付寶轉余額寶,年化收益率在7%左右,阿里開創了閃付的新方式,這就動了銀行的蛋糕,使網民發現,資金理財還有更好的去處,雖然目前余額寶規模占銀行存款規模還比較小,但銀行擔心,銀行在余額寶方面的資金流失以及用戶網絡理財習慣的養成,會造成未來用戶與存款的流失,于是銀行開始轉戰互聯網?!?span>
? 對于目前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規模與態勢,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的副司長聶林海表示:“我國互聯網金融總體規模持續擴大,2013年就有250多家互聯網企業獲得資質許可。2013年獲得許可的250多家支付機構共處理互聯網支付業務153.38億筆,金額9.2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6.1%和48.6%。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參與人數眾多,福布斯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投資60-600萬元的用戶達到1657萬,其中41.7%參與了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不可完全替代傳統金融 兩者互相轉換而融合
正如鄔賀銓所言,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產品層出不窮,且規模日益擴大,逐步促使用戶養成全新的理財習慣,對中國傳統金融行業造成強烈的沖擊。對此,中國人民銀行金融IC卡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李曉楓表示:“互聯網金融通過采取客戶創新模式、充分利用數據轉化,對傳統金融體系產生顛覆性作用。銀行業已經感受到了互聯網的依托,從一線人員到高層管理者,銀行開始了優化和革新。”
雖然,互聯網應用對傳統金融體系是有顛覆性的,但互聯網并未覆蓋所有企業,李曉楓指出,目前進行互聯網轉型的公司多為中小型公司,絕大多數公司還并未利用互聯網應用的特點如開展云計算、大數據、交易流水數據、小額信貸等方式推動金融普惠發展?;ヂ摼W金融與傳統金融正在進行相互融合,未來將會出現新的格局。
此外,互聯網金融具有互聯網快捷的服務,金融產品定制、大數據金融管理等優勢,其快速發展對現有的傳統金融行業造成有力沖擊,,鄔賀銓對中新網IT頻道表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傳統行業包括金融行業,均不同程度受到互聯網發展的沖擊。以進行實物買賣為例,互聯網簡化購物過程,消費者不需要進行線下體驗就可完成交易。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產生了替代作用,對其造成有力沖擊。然而,互聯網金融不可能取代銀行,因為未來的資金結算流動還是要通過銀行,它只是替代了人工與門市的部分,因此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處于轉換與融合的過程,并且更多表現為融合?!?span>
鄔賀銓:互聯網金融需監管但不會管死 未來發展看好
隨著P2P、小微貸款等互聯網金融形式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近年來P2P平臺跑路現象的不斷出現,使民眾對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對此,鄔賀銓在接受中新網IT頻道采訪時表示:“互聯網是現實社會的反應, 現實具有偷盜等,互聯網金融也存在?;ヂ摼W金融很美,但并不是天下無賊,因此網民提高警惕。相比之下,互聯網金融有一定的風險,它不像銀行監管那么嚴格,存在信息泄露等現象,未來會互聯網金融還是要落入到監管的渠道。”
不過,鄔賀銓解釋道:“國家希望能夠對互聯網金融進行監管,但監管不等于管死,只是有些風險很大的部分需要納入監管,如P2P,雖然模式很好,但是也跑路現象不斷,由此,這部分需要加強控制,并非任何企業都可以做P2P。此外,P2P還需要技術支持,用技術來核實貸款方的平臺資質,評估賠付能力,投入人力做好安全防范。此外,國家希望利用互聯網金融促進利率市場化,帶動銀行業的改革。雖然互聯網金融衍生出很多問題,但對其未來的發展態勢仍保持看好。”